如何提高媒体公信力(如何提高新媒体的公信力)

在全媒体、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民法院的司法工作面临一系列新题、新挑战和新机遇。2014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媒体与司法关系问题写入了党的文件。

作为现代国家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要素,公正的司法和发达的传媒之于法治民主与文明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公民能够实现宪法规定的获得公正审判以实现公平与正义的权利;通过媒体的客观报道,公民能够实现宪法规定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权。

可以说,如何促进司法与传媒的良性互动,提升全媒体时代司法公信力,是当下摆在人民法院面前一道极其重要的课题。

正确对待媒体监督,提升法官媒介素养

新时代的法官,不仅是具有法律思维、遵循司法规律的专业化、职业化法律人,更是洞悉社会矛盾、把握传播规律的职业化社会人。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法官除了具备政治素养、道德修养、法律素养,还需要具备以传媒视角看待和处理法律问题的能力。

要秉持正确心态应对媒体监督。面对媒体,要秉持真诚接受监督的心态,一种寻常的心态,一种敢于担当的心态。

首先,社会舆论反映的是媒体和公众对司法工作的看法和意见,往往莫衷一是,对个案的处理意见也是见仁见智。这些意见既可能使得办案人员无所适从,也可能为纠纷解决和案件处理提供灵感和智慧,很多舆论对法官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和辨法析理都是有参考价值的。

其次,在信息网络时代,围观案件及其处理过程变得更加容易和便捷。因此,一个案件发生后或在处理过程中,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对其予以关注是正常的,切不要因为案件一旦受到舆论关注就认为不正常,就感到紧张和有压力。

作为一名法官,对社会舆论关注的案件处理一定要保持平常的心态,平静的心情,要把这种心境作为一个理性的法官必须具有的品质和胸怀。

再次,法官对于媒体和公众关注的案件,要在思想上更加重视,工作中更加审慎,处理上更加公平,说理上更加充分。所以,法官应当把媒体和公众关注案件处理,看作是动力而不是压力。

要切实提升媒介素养。每一个司法案件,在网络环境下,都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藏有各种敏感因素。

法官首先应学会换位思考,要有传媒的视角和大众的心理,树立洞察案件敏感因素的媒介思维。

其次,不发表与法官身份不符的言论。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化身,不管是法官法,还是人民群众,都对法官有着更高的道德期许和要求。法官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在当事人的眼中它不仅仅代表自己,更是代表法院、甚至代表法律。这就要求,法官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规范自身的一言一行,在人际交往、微博微信中语言要谨慎,避免引发司法舆情。对于网传未经核实的信息,要注重甄别信息的准确度及内容的影响力。

再次,要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人民法院作为守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每天都会有各色故事在法庭上演,人民法院丰富的案例资源为新闻媒体报道提供了绝佳的素材,可谓名副其实的新闻富矿。人民法院丰富的新闻资源,也给我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各路媒体的许多机会,法院干警要特别注重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构建立体化的新闻宣传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常态化网络互动平台。通过建立健全官方微博、微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方式,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时效性、丰富性等特点,可以方便快捷地与网民互动交流,听取社情民意,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传播真实信息的重要作用。主动展示司法工作的良好形象,为提升司法公信力拓展新的途径。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研判和预警机制。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全面普及,社会舆情从酝酿到爆发的时间越来越短,如果借助传统的社会调查等手段采集和分析舆情,往往贻误战机。因此,在新的传播形势下开展社会舆情研判和预警工作的着力点在于,以网络信息文本挖掘和分析技术为手段,通过建立灵敏高效的工作网络和科学完善的工作机制,总结舆论传播规律,及时识别风险并发出危机预警,提出行之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建议。

建立健全协同联动舆情应对机制。涉案舆情的产生发展,其背后是转型期社会问题的集中爆发。因此,要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涉案舆情高发的问题,需要法院各部门、上下级法院及各级党政机关的协同联动、整体应对。

因此,必须在解决“谁是舆情应对主体”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内外结合、上下呼应的有效舆情应对体系,提升协同联动能力,用“减震思维”谨防舆论“次生灾害”。

加强司法“网军”智库建设。首先要加强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要建立常态化新闻发布制度,推动新闻发言人队伍专业化、专职化,健全新闻发言人和新闻机构负责人列席党组会和审判委员会会议的机制,为新闻发言人开展工作创造便利条件。

其次要强化网评员队伍培训力度。要加强网评员的新媒体应用知识及网络阅评业务培训,并通过开展情景模拟、举办突发舆情应急处置演练及“新闻日”等活动,大力提升舆情分析研判、主动议题设置、与媒体沟通协调等能力。

再次要建设多层次网评人才智库。法院要增强与媒体合作的意识,有计划的团结、巩固和发展一批热爱和支持法治建设事业的媒体朋友及专家,探索建立由法院核心网评员、媒体时事评论员、特聘咨询专家等组成的多层次网评人才智库,以满足应对不同等级舆情的需要。

加大司法公开力度,推动网络舆论监督与独立审判在阳光下的互动。为保证网络舆论对人民法院和法官进行有效的监督,赋予其对审判工作的知情权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谣言止于公开。公众之所以容易对审判过程及判决结果产生各种怀疑,很多时候源于信息不畅。要做好涉案舆论引导工作,最关键的是落实公开审判原则,让法庭成为最好的法宣场所,并充分运用新媒体推进裁判文书公开,建立裁判文书数据库,供公众自由访问、免费查询,让判决书成为最好的法宣材料。通过进一步加大司法公开力度,真正实现网络舆论监督与独立审判在阳光下的互动。

(作者单位:江西省玉山县人民法院 江西省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口 余向阳 黄 薇)

(人民法院报)

原创文章,作者:北青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iaoshou.cc/290330.html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7日 02:07
下一篇 2022年3月27日 02: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