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家25万亿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这个题最大的意义是:普通人如何把握机会?!

下面从三个层次,分析下这个问题:

25万亿新基建的基本信息解读

1.这次基建大潮注意要突出一个”新“字:3月4日,高层会议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原文如下:

目前国家25万亿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可见具体新基建总体范围是围绕着高科技领域展开的,同时补齐短板的农村地区属于传统基建范畴。

2、25万亿的数字是由各省市推出的计划累加而成的,例如

河南省发布980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3万亿元;

云南将推出52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万亿元;

福建省重点项目1567个,总投资3.84万亿元;

深圳计划实现全年重大项目2000亿元投资目标……,可见这些投资计划有很多是早在规划之中,很多在春节前就已发布上报。

3.实施的时间周期:

25万亿的金额是围绕着国家级、省市级各项重点投资工程投放的,所以不会一年里一呼噜就花干净,而是根据项目周期会持续很多年,2021年涉及到的投资金额仅为3.5万亿元。

基本的信息说完了,下面进一步分析下这25万亿新基建的含义。

此轮新基建大潮的背景与原因

1.整体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全球经济处于下行轨道,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非常大,三重压力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需要打一针”强心剂“。投资拉动在经济疲乏时是屡试不爽的灵药,这一点上无论是传统基建还是新基建,作用是一致的。

2.贸易争端的警示:2021年的贸易争端,让国人接受一次彻底的”自力更生“教育,所谓的全球化分工在技术霸权面前是脆弱和无奈的。所以,激发出了强大的只争朝夕弯道超的危机感。

3.高科技爆发的推动:特高压、高铁、新能源汽这些领域中国已经不惧竞争,甚至引领发展潮流;而5G、人工智能、大数据的高科技领域的技术积累也处于爆发的窗口期,此时强力推动相关项目扎堆落地,是引导技术研发与突破的重要基础。

4.中国制造2025总体规划之必要组成:

2014年中国就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致力于打造世界制造一(long)流(duan)强国。当时明确的十大领域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重点领域。我们可以对应一下,和这七大新基建投资的重叠程度有多高,关联性有多强。

5。此时将25万亿的信号集中释放出来,对外在国际社会释放中国进入经济强提振周期的信号,吸引外资参与;对内也有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作用。

目前国家25万亿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此轮新基建所要达成的目的

这轮新基建大潮覆盖的七大主要领域,:

1)5G基站建设;

2)特高压;

3)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

4)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5)大数据中心;

6)人工智能;

7)工业互联网。

这七大领域还能归归类,这样大家能理解的更清楚:

A.通路打造:

特高压—强电输送,保证能源安全

5G基站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工业互联网—制造业信息流网络

高铁和轨道交通—人流、物流高效输送

B.终端服务:

大数据中心—流量与信息交换的服务中心

人工智能—制造、服务端的效率提升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解决新能源汽车通用的瓶颈

有什么发现吗?传统概念里,一提基建我们想到什么?道路、房子、工厂、产业园、开发区…….,基本围绕着土地开发和支持土地开发的思路走,而这次的清单里,概念完全颠覆了,除了输电网络、轨道交通、充电桩之外,大部分的项目会让普通人觉得”虚“,有点概念,不明觉厉。能说得清楚的人并不多,彻底理解的就更少了。

让我说,就一个字:铺设道路、提升效率

不过这里铺设的道路,是奔跑数据和流量的信息化高速公路;提升的效率,是在中国已建立了完备的制造体系之后,提升软件来释放硬件的生产效率。

自**开发后,中国用30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了一个大而全的实体工业生产体系,虽然不够先进,但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发展到今天,摆在眼前的是普遍产能过剩、资源瓶颈、就业压力常伴,而出路就是产业升级,也就是”供给侧**“。简单点说,就是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在虚拟空间再造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逻辑和传统基建也很类似:修路(5G、工业互联)~造厂房,建设原材料基地(大数据中心)~安装设备积累技术(人工智能)~完整的工业体系(全面的制造业、服务业升级)。

特高压是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解决能源均衡分配问题;

高铁和轨交是让人流、物流跟上数据奔跑的速度;

新能源汽车是让房地产之外的第二支柱产业再来一波狂飙突进。

一幅波澜壮阔的图景已然展开。

目前国家25万亿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普通人的机会

面对全是看上去高大上的新概念、新技术。传统行业一定有焦灼感,普通人可能更是感觉不得其门而入。那机会到底在哪里呢?

1.资本市场:25万亿的海量投资对相关行业、企业的推动与促进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将持续很长一个周期。这在资本市场会得到充分的反应。今年伊始,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股票、基金已经节节攀升,屡创新高,但这只是开始。美国的高科技行业支撑了其十年大牛市,接下来会否就是A股的表演时间了?

2.不要恐惧新技术,要主动拥抱:技术的确会让一些岗位或行业消弭,就像电商冲击了传统线下商业,但同时又会创造很多新行业,比如宝店主、**职业者、自媒体、网红等等,他们其实也是普通人,只不过在技术改变我们社会和生活时,早一步迈入了陌生的领域。我们可以不懂技术,但不能回避,不能丧失对改变的关注和敏感,永远记住:技术不是与人类竞争,而是为人类服务,除非你主动与之为敌。

3.未来打磨一技之长,培养出内容输出与整合能力至关重要:传统经济以企业为核心进行组织运作,未来经济将以IP为中心,这个IP可以是机构,更多的是个人,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无限提升,批量生产和服务将越来越向碎片化生产和服务演化。未来的社会将是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的世界,而文化与内容创造将越来越稀缺,人力服务将越来越贵。有一技之长和内容输出、服务输出的人,将会如鱼得水。

4.新基建所推进的方向,都有传统产业予以衔接:上面的表格详细体现了这一点,新基建毫无疑问会新创造海量发展机会,惠及你我。


我是@玄同商道,商业地产二十年运营,头部金融企业合伙人。

严肃财商、有趣分享、欢迎关注、共同进步。

这次国家25万亿基建投资范围覆盖了铁路、公路,跨境电网,智能电网以及高科技产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方面。目的是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这一次的经济的升级是从高科技等新兴产业到传统产业全部都包括在内,这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有机会。

首先,对于普通人来说,增加了就业的机会,这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新增加的岗位会有很多。但是,这也需要大家加快提高自己的能力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新增加的岗位对人们的要求也提高了,你有没有能力适应新的岗位,升级之后的许多行业,对人们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只有加快学习,提高能力才能抓住机遇。

其次,对于相关的各行业来说,赚钱的机会来了,如果你是这些相关的行业,或者是相关的传统行业,面对这样的赚钱机遇,是不是能抓住,如果抓住了这次机遇,你就上了一个台阶。如果你没有抓住这次机遇,你的公司可能就被同行业淘汰了。对于相关行业的传统企业来说,只有在疫情期间完成自己公司的升级,疫情期间只有你的公司做好商业模式升级的准备,疫情过后你才能抓住产业升级的机遇。如果在疫情期间你还在哪里绝望伤心,还在哪里的等别人给你机遇送上门,疫情过后产业升级的机会就与你无关。

疫情期间,笔者帮助一些企业已经做好的商业模式升级的准备,这些企业在疫情过后,就能迅速抓住新的机遇。

**蚁:聊社保,侃商保,说财经,专业答疑,感谢关注

1 25万亿有点少,十年前的百万亿才是真正的机会。十年前,我们从4万亿开始,到开闸放水百万亿资金,进入基建和地产领域。也就有了我们现在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同时也开启了地产行业黄金十年,我们也进入了城市化加速推进的10年。与其说把握机会,到不如说跟着国家走,跟着趋势走。

2十年前地产拉动经济,百万亿资金流入地产领域,那些跟着国家节奏走,相应号召买房的,把存款变投资的,都实现了财富**,成为了赢家,而存款不动和工薪阶层则需要面对钱贬值的问题。没有赶上十年前的百万亿开闸放水的机会,也是城市化和国家发展带来的机会

3这次25万亿,算是小版本的开闸放水。高科技和人工智能,工业4.0,5G物联网,基础建设等都是这次25万亿放水的投资方向,而这次疫情带来的经济暂停,也需要这么一次开闸放水来**经济和恢复生产,过去的基建说钢筋混凝土,现在的基建则与科技,医疗,教育的等基础建设有关,以前是硬实力的基建,而现在需要提升的是软实力的基建。

你觉得这次25万亿的软实力的基建投资,对于个人来说,可以把握到什么机会呢?

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每一次的趋势和方向,我们都看得到,但有多少人做到又是另一个层面的事情了,对于我来说,我当下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多存钱储备足够现金流,还有就是从现在开始发展一个副业,而不是依赖一份工资。

至于跟上趋势和未来,实现财富**,这个就看运气吧,做好眼前事情,剩下的交给这个时代。投资房子,投资车子,最后都不如投资自己,你自己就是下一个十年财富的蓄水池。。

目前国家25万亿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25万亿的投资相当诱人,相比较08年4万亿足足多出了21万亿,相信这一轮下来我国基础建设会迈入新台阶,为复兴奠定基础。而我们个人命运与国家息息相关,如果能在这一轮建设中抓住机会,很有可能改变命运,下面聊一聊属于普通人有哪些可以把握的机会。

第一,全新就业机会。

本次的基建国家层面称为“新基建”,不是大规模重复建设公路、港口等,而是转变为以高科技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5G、车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特高压输电等等领域。这些建设领域以科技为基础,会带来更多得就业机会,也会影响学生择业就业。如果我的孩子将要面临**,我会建议他选择相关行业,未来一定是这些行业的未来。

第二,投资机会。

不是每个人都有实力参与到这些建设中,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获益。我会建议投资相关基金,获得收益。从2021年开始,我国科技行业迎来了一个发展期,基本达到了50%以上的涨幅,如果你在19年年初已经上车,那恭喜你,如果没有的话现在上车总感觉战战兢兢的。这25万亿基建投资就是让大众继续上车的机会,新基建行业会迎来一个爆发。目前我国整体股市估值是偏低的,投资机会很多,同时坑也不少,需要我们找出那些真正优质的股票。

第三,投资房产。

房子是每一个人都不能绕开的话题,我自己有幸在房价起步前买到了房子,短短五年时间,实际**已经翻番。本次虽然是新基建但是房价一定会有所反应,但是从监管层态度来看,不会出现大涨,而且机会应该在一线及二线城市,其他地方一个是库存多房价高,另一个是人口会出现集中趋势,逐渐向着大城市靠拢,小城市会出现空心化趋势。

每次变化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机遇,抓住一次足以让你改变命运,比如08年以后你买房子,买股票并且在15年出手,以上只是想到的点点机会。

我是谈财论道,每天分享财经观点,欢迎关注,

我必须给“25万亿”泼一盆子冷水了!先不要被“25万亿”唬住!先冷静的认识一下“2021新基建”:

1.“25万亿”不是在2021年一年内完成的,只是一个“计划”的总规模,全部完成需要很多年,今年的项目总额预计在4-5万亿内。“25万亿”相对于2021年的“27万亿”、2017年的“45万亿”来说还是降低了。只是当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度而已,所以不用过度解读“25万亿”这个数字,别忘了我国的称号是“基建狂魔”。

目前国家25万亿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2.基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机会并不是很大,普通人想要参入进去很难。今年新基建的短期目标是为了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稳定就业,稳定宏观经济。长期目标是为了提高新兴行业的竞争力、释放经济增量。

3.在乘着基建的东风“把握机会”之前,先多考虑一下“风险控制”。虽然本次基建项目是传统基建和新项目基建的综和体,很难引起“存款贬值”和“楼市过热”,但是短期来看对普通人的“钱袋子”有“收缩”的效果,因此普通人还是多考虑一下如何预防“贬值”的问题。

4.2021年基建属于“新基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传统基建”。回想2008年的基建,大多围绕“传统基建”项目,比如铁路线、公路线、城市间高铁轻轨的建设。而本次新基建的主角是“新基建”,包括5G、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基建”是需要专业人才专业技术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参与进去,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找到“盈利点”。

传统基建只是新基建的“周边”,例如5G发射塔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新材料新能源“发电厂”建设等。

目前国家25万亿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总结

因此我的建议是先冷静下来,不要被“25亿元”的庞大数字唬住,当前疫情防控之际,说句不好听的,“不赔钱就相当于赚钱了”。先把握好当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能力有资金的前提下多关注一下5G、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基金和股票就可以了。

目前国家25万亿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现在有13个省份,已经公布了今年的重点基建项目,其中7个省份之和就已经达到了25万亿,如果等待全部公布出来,怎么都超过了100万亿,可能还多!这又一次吹响了我国经济的前进号角,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还是焉知非祸?目前国家25万亿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1.未来这巨额的新基建投资,能带给我国经济多大的增长?还是能带给物价多大的压力,还未可得知。在一个大发展的时代,并不代表每个人都能赚取到时代的红利,如果你的进步速度比时代的速度更慢,那未来你就是失败者。在过去几次时代大变化过程中,命运就是一次次这么演示着,不断的螺旋上升,不断的轮回验证。

2.对于普通人来说,跟上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在这种突飞猛进的变化中,有时候只能看地利人和。那就是说你从事的行业是不是包含在新基建的直接受益行业中,你周边的资源能不能帮助你青云直上。如果你现在的行业不在其内,你还有没有机会,还有没有能力,还有没有资源能转换到这些行业中?

3.如果除了本职工作之外,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积极的投资,积极的参与这些行业中的龙头公司,看能不能分享他的红利。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进入证券市场,去做权益类的投资。但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那就要求你不断去学习,不断去进步。这可能是看到的唯一普通人能最快和最佳参与新基建的机会了。

4.此次新基建涵盖的行业还是非常多的,高度也是非常高的。有很多篇幅都在论述这个问题,德先生就不扩展讲了。但是如果去做投资,一定要找龙头型的企业,一定要找行业前三名的企业。不要去做那些梦想百倍增值的小概率事件发生企业。在中高风险的投资之中,要去找寻更稳健的公司,这才是有效降低投资风险的方法。也就是巴菲特所说的价值投资方法。目前国家25万亿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5.我们此次新基建提出的目标,其实未来就想领先于世界,能让我国未来受益几十年。所以在未来移动互联的基础建设方面,高新技术材料的应用和研发方面,智慧城市的配套实施方面,将会有着巨大的机会。抓住这些机会,就可以保证我们不落后于时代了。

总结一下:面对时代机遇时,要么自己参与进去,要么自己投资进去。除了这两条道路之外,再不会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可能最后就是时代大发展的被抛弃者。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目前国家25万亿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首先先请大家了解一下这25万亿基建项目具体是什么。

有些不了解内情的人会以为,基建就是基础建设,像修铁路,修公路,修桥梁之类的建设项目。我想说你要是这么想就错了,现在所说的基建已经大不同从前了。

现在的基建不是指传统的房地产,公路桥梁建设,而是指互联网基建,像有人工智能,5G,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等以科技为中心的建设。

目前国家25万亿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而这些项目都是需要相关专业知识与技术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与老基建不同。所以作为普通人要想有抓住机会,就得多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相关技能,才能投入到这场建设当中。

目前国家25万亿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至于要想炒股这方面就安上面所说的几个概念去选相关的公司股票就可以了,但是还是奉劝大家,股市的钱不是那么好赚的,把自己当下的工作做好,用闲余时间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才是上上策!

目前国家25万亿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先说几个观点,仅供参考:

首先,25万亿的概念需要清楚,不是特指2021年实施的,而是总的规划;

其次,25万亿规划当中,当前各地基建并未增加多少,只不过时间提前了;

第三、对于企业来说,有了更多的项目机会。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机会在于增加了就业;

第四、注意的是此次基建非传统老基建,而是补充基础基建、推进新基建建设。目前国家25万亿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具体来看:

1、所谓的“25万亿”,其实仅是一个重点项目投资规模,而且还是很多媒体统计的。这只是一个“计划”项目规模,其中包括前一年已经开工需要继续建设的、今年计划开工建设的、甚至处于备案审批阶段的项目总规模。而且这些投资规模并不会在2021年一年内全部落地,很多项目需要未来多年建设。例如河南省2021年列出了3.3万亿的重点投资项目,但仅仅在2021年一年内完成的投资计划只有8372亿,只有总规模的1/4左右。目前国家25万亿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2、实际上,如果按照总计划规模进行比较,今年公布的计划项目规模不仅没有增加,还有所减少。我们统计了云南、四川、福建等11个省市2021年公布的重点项目投资规模,总计约27.68万亿,相比2021年公布的27.74万亿,还减少了500多亿。此外,很多地区是加快了项目推进的节奏,目的是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

3、很多项目有了规划,而且也加快了节奏,那么就需要很多热人力和物力。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会有很多的项目投资机会,各处去招投标,而普通人来说,是增加了就业的机会,可以多出去找活儿干。目前国家25万亿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4、传统基建发力的同时,“新基建”会成为未来稳增长边际发力的主要方向。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指与高技术产业相关的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多方面。同时,“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并“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所以,更广义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包括轨道交通、环保建设等补短板领域。

因此,现在的基建已经不是传统的老基建,比如公路、铁路、机场等,而是补充传统基建的基础上,推进新基建的建设,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根据最新的数据,基建计划已不止25万亿了,已经超过34万亿,并且在2021年的投资计划达7万亿,远超过当年的“四万亿”,为什么密集推出庞大的基建投资计划?主要是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影响,通过投资基建,可以迅速拉动全产业链发展,稳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

对于普通人来说说,如何把握住机会?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资本市场投资来参与时代的机会,如果自己实际去参与大基建,你有足够的资金吗?有足够的资源吗?难不成大家去工地上搬砖,分享大基建的红利?我觉得这不现实,我们应该通过资本间接去分享时代的红利,投资优质有潜力的上市公司。

此次34万亿的基建计划,以当年的国“四万亿”有很大的不同,当年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传统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备,资金主要投向房地产、修路等项目,这是“老基建”,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转型的关键期,更重要的是“新基建”。

所谓新基建,重点在于一个“新”字,与“老”基建相对应,新基建主要着力于为未来科技创新进步提供支撑的新型基础设施建施。

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这七个方面,我们可以重点围绕新基建的方向,去寻找行业中的龙头公司进行投资,让优秀的上市公司为我们赚钱。目前国家25万亿基建来临,普通人如何把握住机会?

原创文章,作者:琴流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iaoshou.cc/65455.html

(0)
上一篇 2021年7月12日 14:55
下一篇 2021年7月12日 15: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