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行业靠谱吗?

BIM作为新东西,刚出来的时候,忽悠的成分经常很大,尤指中国,因为大家都不懂,所以忽悠无处不在,软件公司忽悠BIM咨询,BIM咨询忽悠设计院施工单位,乙方忽悠甲方,甲方忽悠领导,全产业链的忽悠。忽悠的比重随着知识的逐渐普及而越来越少,至少目前已经降到一定比例以下,不似早期那么高。这个知识的普及,教育培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就是各种渠道的学习。

bim行业靠谱吗?

但是现在BIM的热度上来了,大家都听过BIM,想学BIM了,**团伙也看到了商机,一些**团伙打着BIM培训,(实际上培训是给你**的)或者招牌BIM实习生的旗号,讲一堆专业的BIM用语,BIM的优势、BIM的发展前景等,然而却是忽悠你入伙搞**。

当然这只是BIM被一些心术**的人用到了歧途上,大部分的BIM行业的人员都在踏踏实实的为BIM的应用而努力着。比如同济设计院在前几天的中国BIM经理高峰**上讲述的他们院的BIM设计的应用,给他们的设计提高了设计质量。

bim行业靠谱吗?

并且,BIM在中国也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未来前途肯定是好的,可以参考我的一篇文章,《BIM值不值得推广,十年了,有未来吗》,最后引用马云的一句话: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大部分人对新生事物都会出现这几个阶段,你如果还有疑,可以关注一下上海丰悦BIM,也可以私信,为你更详细的解答。

BIMBOX漫画:我们怎么看「BIM**子」

你好,这里是BIMBOX。

最近,关于BIM大家争论得越来越凶,总会有人问我们这样的问题:

➤ 怎么看待目前BIM的市场?➤ BIM**子们是怎么**人的的?➤ BIM十几年了,如果够先进,怎么还没取代传统设计?➤ BIM十几年了,如果是**局,怎么还没黄呢?

这些问题真的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所以我们直到今天才说一说想法。

做一个行业媒体,我们所幸能听到更多人的故事和观点。把这些故事和观点拼凑到一起,整片森林大概的样子浮现在眼前,我们把看到的东西叫做「建筑信息化行业生态」。

今天,我们把这个「生态」是怎么来的,现状是什么样,未来可能会怎么演化,讲述给你,无论你是新技术的反对者、迷茫的从业者、希望抓住机遇的创业者、还是一名普通的看客,都希望能带给你一些有态度、有深度的洞察与思考。

我们先用轻松点的方式,从「争议是怎么来的」这个话题开始吧。

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

看到这儿,剧情和登场人物你一定很熟悉。

很多设计师都面临着这样的烦恼:

➤ 干的活儿变多了,挣的钱却没有增加;

➤ 学了多年的本事主要是为了设计出图,而BIM在出图这件事上到底能帮多大忙呢?

➤ 至于行业的信息化,那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 说归到底,用BIM来出图,到底有什么价值呢?

先别着急下结论,我们的故事还没完。

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bim行业靠谱吗?

好了,萌萌哒的漫画就扯到这儿,下面我们来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接下来要谈的三个观点,或许是你在这场争论中没听过的。

1.抓不住「坏人」的系统

我们先来说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

截止到目前,我们在漫画里给你展现了六张面孔。

首先是设计交图的设计师兔子小姐,照图干活的施工方海鸥先生,和收房给钱的甲方仓鼠先生(当然,为了简化关系把事儿说清,我们在这里略去了造价、监理等角色)。

传统建筑业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达成了平衡。

可近些年在很多地方,这种平衡被打破了,有两位玩家相继入场,宣扬BIM理念和研发软件的蘑菇女士、还有从事第三方咨询工作的小花先生。

建筑行业的总资金池并没有因为BIM的进入而增加,所以很显然,新入局的玩家,一定从老玩家手上分了一杯羹。

原有系统的平衡打破之后,一个新的系统又在逐渐形成。

我们来看看,一个系统有什么特征。

➤ 第一,系统由不同的元素组成,每个元素各自目的不同、互相的关系也不同,但都能在系统里找到生存的空间。➤ 第二,一个完整的系统会有一个整体的发展目标。➤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系统中几乎每个人的小目标,都和系统的大目标不一致。一个公司的整体目标可能是占领市场,而公司里每个人的目标,可能是升迁、多放假、或者是涨工资。

漫画里,以前三人的系统,整体目标是把房子建出来;加入了新角色的新系统,整体目标是不仅要把房子盖出来,还要把建筑业信息化搞起来。

但无论老系统还是新系统,其中的每个角色的利益诉求都不一样,这些诉求混杂在一起,才决定整个系统往哪走。

要解决系统问题,就不能用线性思维。

所谓线性思维,就是找简单明了的因果关系,找到原因,直接单点解决。

➤ 1967年,罗马尼亚**就干了这么一件蠢事。当时罗马尼亚的人口出生率很低,**就想,影响出生率的直接原因不就是避孕和堕胎嘛,然后就真的**了直截了当的政策:禁止售卖避孕药品、禁止堕胎手术。结果怎样呢?不仅人口出生率没提升,反倒催生了大量的地下非法堕胎,孕妇死亡率大幅上升。还有很多人生下孩子就抛弃了,孤儿院里挤满了儿童。这是因为当时**的利益诉求与**的大目标不一致,人们因为贫困而不愿意生孩子,一刀切政策是无效的。女性宁可冒生命危险、抛弃骨肉,也不愿意响应**的政策。➤ 中国足协也干过线性思维的事:他们认为中国足球踢不好是因为青年队员得不到锻炼的机会,于是规定中超联赛每个球队至少要有两个20岁以下的球员上场。可是「培养青年球员」这个大目标和每个球队「获取胜利」的小目标也是不一致的,于是每个球队都在开场时派两名青年球员上场,然后迅速换下来。要知道一场比赛只能换三个人,球队宁可牺牲两个换人名额,也要保住胜利,才不管给你培养青年呢。

所以,政策强推BIM,见效很慢;另一方面,很多人喊着「**BIM」,见效也很慢。这些都是线性思维下的解决方案。

线性思维的人认为系统有问题,一定是有坏人,把坏人赶跑,问题就解决了。实际上——尽管这让很多人不爽——系统是允许「坏人」存在的。

漫画里蘑菇女士对兔子小姐最初的承诺——「简单高效的出图」,可以说从来没有实现过,站在兔子小姐的视角,你们宣扬BIM的,真的就是一帮**子。

而在宣扬BIM的人眼里,传统行业的人顽固不化,导致建筑业这么落后,他们才是该被汰的「坏人」。

可是系统对「谁是坏人」这件事是无感的。系统既没有感情、也不讲道理,它从不因损害部分人的利益而淘汰另一些人,它只是机械地向前演化——或是成长,或是瓦解。

等等,我们说到新系统的时候,还有一个角色没有说,漫画中最后出现的神秘买家熊熊老大是谁?

2.商品变了——少数人知道的新买卖

在一个微信群里,我们看到一位老朋友说:现在搞BIM的有资格和能力画施工图的人有多少?

在漫画里,兔子小姐和海欧先生看着其他人热火朝天的讨论行业信息化,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大家讨论的还是出图和施工这件事吗?

我们先来回答漫画里熊老大到底是谁。在真实的行业里,我们看到了两个隐藏的「玩家」也加入了游戏。

➤ 第一个是需要数据的公司。单条数据在你我手里不值一分钱,但很多数据收集到一起,就可以赚钱。数据赚钱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巧达数据公司,靠在智联等网站爬取简历数据,把2.2亿份个人数据做成服务,卖给需要监视员工跳槽的公司,2017年营收4亿元。不过目前这家公司因为非法获取数据被查封了。合法获取数据的公司就更多了,我们每天接触的几乎所有网站和APP,都在靠数据获利。如果你知道这一点,再去看这些公司发布会,就会觉得特别有意思:他们既想让投资人看到自己的数据量很大、很值钱,在用户面前又很腼腆,尽量不谈这些数据是以什么成本收集来的。如果用户知道你靠数据赚了这么多钱,哪怕数据在他们个人手里分文不值,作为数据的贡献方,难免会心里不平衡。这个就叫「数据权」。➤ 第二个是**。很多人不知道,除了To B和To C,还有很多公司的业务是To G的。响应**的号召,帮助**实现管理目的,然后从**拿钱、拿课题费、拿项目。注意这里说的可不是灰色交易,是公开招标的数字化管理需求。数字化城市的先行者是英国,计划的名字叫Digital Built Britain(数字建造不列颠),在中国的深圳、雄安新区,也都**了CIM相关政策和招标办法。**不需要靠数据赚钱,但需要花钱买来数据来进行治理。这一点,我们国家是绝不会落后的。

漫画里收购数据的熊熊老大,代表的就是这两个角色。

我们今年看到了几家这样的公司:

➤ 有的是生于行业外,趟平了靠数据盈利的路,现在想进入建筑业,用建筑数据服务金融等业务,比如平安旗下的平安城科;

➤ 有的是生于建筑业,拥抱大数据,靠算法推动产品迭代,再把产品卖给用户,比如用人工智能做方案设计的小库公司;

➤ 当然也有专门打造平台,收集数据,直接为**提供To G服务的公司。

无论哪家公司,和我们沟通的时候,谈论的焦点都是BIM。

这并不是因为,在数据和建筑之间搭建桥梁,BIM是最好的选择。而是因为,BIM是唯一的选择。

同时,这几件事都刚刚起步,很难。

难在哪里?平台可以投资建,工具可以花钱开发,可海量的数据从哪里来?

直接花钱买吗?不一定,人们使用淘宝,消费记录数据是免费给了阿里巴巴的,这是用「功能」换数据。

但如果人们不愿意免费给,那就真得花钱了。我们在文章《信息麦田里的数据农民》里(文末有链接)说到,人脸识别数据,200块钱一个人;图片标记数据,6毛钱一个。

无论怎么说,这么个情况正在悄然成型:市场需要设计师和施工方交付的,不再是一份图纸、一个盖好的建筑、甚至压根不是一个模型。数据,是这个市场的新需求。

而新的需求还没形成新的交易模式。

靠功能换数据?软件功能还不够好,甚至很多功能都落不了地。直接花钱买?用BIM生产数据的人可没比用CAD生产图纸的人挣到更多钱。

还没成熟的市场,就有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地方就一定会出现**子。谁能**谁,取决于对数据这件新商品价值认知的不对等。

那未来可能怎么样呢?工具发展得更好用?有人直接花钱买数据?出现脱离于建造的数据收集者?或者数字建造这件事以失败告终?

没人能知道。

回到第一个观点,新的数据市场也是一个系统,系统里每个人的目的都不是「数字建造中国」,而是获利。

我们只知道,市场在悄然发生变化,现在建筑业里,至少有几十万养家糊口的人,正坐在十年前根本不存在的职位上。

而如果你把视角依然停留在「图纸」这个交付物上,会有很多东西看不到。

漫画中一直困扰兔子小姐的问题是:BIM到底能不能提高出图效率?能不能产生实际价值?这取决于系统里有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来做这件事。

有人正在做,也有人正在**,来往皆为利,和政策强推不强推,没有一毛钱关系。

3.到底什么是「价值」?

**行业有个「戛纳**节」,相当于**界的奥斯卡。

每年都会与很多公司去争夺这个荣誉,这个奖评选的可不是最能帮**主宣传的**,而是那些最有创意的**。

泰国人在**创意方面很出名,第三届亚太**节上,泰国人一口气拿了三金二银七铜,亚洲第一。

很多人就有点看不惯了:你们做**的,本职工作不是为**主服务吗?**的价值,不应该体现在品牌宣传效果上吗?

可是**业这么发达的泰国,却没有几个广为人知的本土品牌。反倒是好多人看完了泰国**,觉得创意很棒,可就是记不住它宣传的是什么品牌。

**创意这么没价值,怎么还去厚颜**的搞什么**节呢?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还会有企业出钱养活这些人呢?

尤德考斯基在《不充分均衡》这本书里,对于那些看起来没价值的东西打了个比喻:

现在有人建了一个魔法塔,进入这个塔对你没有什么直接的好处,一旦进去你必须呆满四年,还得交一笔钱才能进。但这个魔法塔能识别人,只有智商超过100,并且具有一定意志品质的人才能进去。你会进入这个塔吗?你肯定觉得,我傻啊,肯定不进。别着急,想想雇主会怎么看待这个魔法塔:他会守在塔门口,优先雇佣从塔里出来的人。因为这些人证明了自己的智商和品质。也许没进入塔的人也有更好的智商和品质,但他们没法证明。进入魔法塔,实际上是给别人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我愿意浪费四年时间,来证明我拥有足够的智商和品质。有这个信号的人越多,对没有的人就越不利。人们宁可做一些不利于自己的事,也要发出信号。前提是,无论是信号的发送方还是接收方,都相信这个魔法塔的测试是绝对准确的。

这个比喻同样适用于**业——有钱的雇主明知道很亏,也要花钱去雇那些在**节上获奖的公司,它们在向市场发送一个信号:我有实力在这样的**公司上花钱。这个信号本身就是价值。

北京有一家建筑公司,每年在软件商花的钱上千万,基本上从来没靠设计回本。

你可能会说:这公司不是活活被**了吗?

但这家公司在**能拿到很多项目,**呼吁什么,他们就大力做什么,这是在发送一个信号:我们和国家最前沿的方针政策是一致的,哪怕要承担经济损失。

一位朋友聊到这件事的时候和我说,好多人说这老板傻,谁傻还真不一定呢。这事儿能不能回本,你还真别觉得自己比一个集团老板更精明。

我们泡在建筑业的生产环节里,习惯性觉得那些能带来生产力的东西才有价值,可看看身边,名牌包包、最新款iphone、或是一辆豪,都不提供生产力,它们的价值是给别人发送信号:我买得起。

有的东西在一些人的视角里看没有价值,换一群人就有价值,区别在于,谁把控着信号的收发渠道。

再说白一点,有的公司,就是能靠花钱用BIM,拿到更多的项目。重要的不是用BIM能不能为员工提高效率,而是「我用得起」这个信号。

在他们手中,BIM该叫做建筑信号模型。

4.总结:我能做什么?

今天我们用一篇漫画描述了行业的基本现状,又用一篇文字聊到了三个观点:用系统思维看待行业、商品从图纸变化成数据的端倪、以及更广义的价值定义。

漫画只是极其简单的抽象,真实的世界,比漫画可复杂多了。

在真实世界里,还有着对BIM很满意的设计师、努力开发好工具的商人、从工程转行创业的青年、对数字化完全不感兴趣的工程师、愤怒的失业者、迷茫的翻模员,等等等等。当然,也有大量靠信息不对称赚钱的**子。

这些人不同的诉求,组成了更加复杂的系统。

bim行业靠谱吗?

我们不是说,只要是个系统,就一定是正确的、一定能长存。我们说的是这个系统的客观存在性,任何系统都有生命周期,这个周期也许比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还要长。

而我们对你的建议是:在客观存在的系统里,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

➤ 如果你对BIM感兴趣,又恰好身在一个欢迎BIM的公司,就努力把它学好用好,用它目前有限的功能尽可能实现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相信建筑业数字化是未来,可以去尝试兼修一下信息和数据的知识,为将来做一些准备,并随时关注系统的演化;➤如果你鄙视现有的工具,向前一步有Python,退后一步有CAD;➤ 如果你很讨厌BIM,公司在强推,你又得不到相应的收入,那就和领导提出要求,实在不行,也有大量对BIM无感的公司可以去;➤ 如果你遇到了BIM**子,就努力成为信息不对称的有利一方,想清楚哪些承诺不可能兑现,认清**子的花招,永久远离他们;当别人问起你的时候,有理有据地给出建议。

我们唯独不建议的,是浪费精力去质疑整个世界的合理性,去讨论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

世界有自己的运转方式,它既不是为了取悦你,也不是为了跟你作对。

世界上也从来没有「合理」的系统,因为「理」在每个人的利益面前都不值一提。

你的任何观点,都压抑不了系统里其他人养家糊口的生存**。

既然行业的未来只能靠演化,没人能设计,你能做的只有观察,思考,在每一个对的时刻,选择自己的位置,别拿余生去赌,也别浪费时间去骂。

所谓挣着几千块钱,就别操心几个亿的大未来。

正如约翰凯恩斯在《货币**论》里说的:

对当前事物来说,「长远」是个误导性的指导。从长远来看,我们都死了。

[END]

答:

BIM行业作为新兴行业,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不少人也一直存有疑虑。但在今年的1月7号,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的公告》,批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448-2018,自2021年6月1日起实施。

bim行业靠谱吗?

也就是说6月1日起,BIM行业就有了自己的新标准。各位建筑业从业人员也有了对照的规范,不会像以前一样摸不着头脑。

规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bim行业靠谱吗?

bim行业靠谱吗?

bim行业靠谱吗?

bim行业靠谱吗?

bim行业靠谱吗?

BIM在我国这几年的发展势头非常好,被运用于建筑行业的各个模块上。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的增长。

bim行业靠谱吗?

2018年我国BIM市场规模为46.31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42.36%。

bim行业靠谱吗?

上海市的一些重大项目,也综合运用了BIM技术。如: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上海中心大厦,大大促进了建筑业的精细化管理。

作为一线BIM人员最有权力回答此类问题,让我来聊一聊对BIM的认知,及从事这行这么多年的心得,听我聊完至于靠不靠谱你们说的算,请往下看。

首先聊聊BIM是什么,多数人整天喊着BIM却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BIM,目前bim软件较多,鱼龙混杂,导致多数人说不清楚bim到底怎么用。我大致把bim的用途分为三大类。

一.基于绘图的bim,这类人考软件吃饭,思维比较单一,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也可以称作是呆萌。我认为这类人在bim界应该是地位最低,发展最受**的一批人。 (紧发表主观意见,不存在任何歧视,这样大家才能真正了解和选择bim)

二.基于专业的bim,这类人凭借着个人独有的专业特长借助bim平台,在新事物的领域中会伴随着事物的发展,个人也会迎风飘扬,如建筑设计这块,这也是我个人所在的领域,传统建筑设计,每个专业之间总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麻烦,而且还是不可避免的,这样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巨大,而用起来bim体系,各专业基于一体化进展,这样走起路来会很顺心得当,自然而然的避开了绊脚石。

三.基于管理的bim体系,这个就是所谓全生命周期的带头系,但是该领域在国内发展极少,比起国外,这点不够成熟,比较欠缺,还需不断的完善,中国的情况和国外不同,国外的bim带有的管理比重占有特别大,而国内往往更重视专业技巧,注重玩软件,精通此类领域的人,可称得上是站在bim金字塔的顶尖,未来发展不可估量。

回过头来回答题主的问题,bim是否可靠,当然,如果你选择了一个看不到未来的bim领域去发展当然不可靠,但是你巧用技术选择了第二条,或者你有更先进的思维,受过国外bim思想的熏陶,选择了做第三条,那么我可以很肯定的说,bim太可靠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自己都不敢想象。

以上便是我从事该行业多年来总结的心得,希望对题主及需要答案的朋友有所帮助,认为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给个鼓励点个赞,我会持续解答关于bim领域的问题。谢谢?

bim行业靠谱吗?

自2002年,工程建设行业开始采用BIM这一词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建筑信息化模型(Building Infor**tion Modeling)目前BIM技术全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我们亚洲BIM技术也得到了不小的发展和突破。

BIM在新加坡的应用现状

新加坡建筑管理署(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Authority,BCA)。2011年,BCA发布了新加坡BIM发展路线规划(BCA’s Building Infor**tion Modelling Road**p),规划明确推动整个建筑业在2015年前广泛使用BIM技术。

新加坡BIM发展策略

清除障碍的主要策略,包括制定BIM交付模板以减少从CAD到BIM的转化难度,2010年BCA发布了建筑和结构的模板,2011年4月发布了M&**p;E的模板;另外,与新加坡building**ART分会合作,制定了建筑与设计对象库,并明确在2012年以前合作确定发布项目协作指南。

为了鼓励早期的BIM应用者,BCA于2010年成立了一个600万新币的BIM基金项目,任何企业都可以申请。基金分为企业层级和项目协作层级,公司层级最多可申请2万新元,用以补贴培训、软件、硬件及人工成本;项目协作层级需要至少2家公司的BIM协作,每家公司、每个主要专业最多可申请3.5万新元,用以补贴培训、咨询、软件及硬件和人力成本。而且申请的企业必须派员工参加BCA学院组织的BIM建模/管理技能课程。

BIM在日本的应用现状

在日本,有“2009年是日本的BIM元年”之说。大量的日本设计公司、施工企业开始应用BIM,而日本国土交通省也在2010年3月表示,已选择一项**建设项目作为试点,探索BIM在设计可视化、信息整合方面的价值及实施流程。

2010年秋天,日经BP社调研了517位设计院、施工企业及相关建筑行业从业人士,了解他们对于BIM的认知度与应用情况。结果显示,BIM的知晓度从2007年的30.2%提升至2010年的76.4%。2008年的调研显示,采用BIM的最主要原因是BIM绝佳的展示效果,而2010年人们采用BIM主要用于提升工作效率,仅有7%的业主要求施工企业应用BIM,这也表明日本企业应用BIM更多是企业的自身选择与需求。日本33%的施工企业已经应用BIM了,在这些企业当中近90%是在2009年之前开始实施的。

韩国在运用BIM技术上十分领先。多个**部门都致力于制定BIM的标准,例如韩国公共采购服务中心和韩国国土交通海洋部。韩国公共采购服务中心(Public Procurement Service,PPS)是韩国所有**采购服务的执行部门。2010年4月,PPS发布了BIM路线图,内容包括:2010年,在1~2个大型工程项目应用BIM;2011年,在3~4个大型工程项目应用BIM;2012~2015年,超过50亿韩元的大型工程项目都采用4D·BIM技术(3D 成本管理);2016年前,全部公共工程应用BIM技术。2010年12月,PPS发布了《设施管理BIM应用指南》,针对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等阶段中的BIM应用进行指导,并于2012年4月对其进行了更新。

通过这些亚洲发达国家的bim行业现状, 我认为bim行业在中国的市场是十分有潜力的,中国正处在大力发展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阶段,且中国的建筑行业正处于从人工到智能的转化关键阶段,BIM技术很好的符合了我国现阶段建筑行业和国情的需要,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建筑信息模型(BIM):工程建设发展新机遇

bim行业靠谱吗?

通过对相关数字信息的整合应用,BIM技术能够将建筑设计立体化,并提供与实际建设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通过对建筑设计、施工、运行全寿命周期的信息集成,建设各方可以基于这个包含建筑工程完整信息的三维模型实现协同工作。

这次技术**被称为是建筑行业继20世纪甩掉手工绘图板向CAD技术转变后的又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上世纪90年代初,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普及应用实现了建筑企业局部生产环节的信息化。当下BIM的推广,又即将实现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

bim行业靠谱吗?

这一技术最早在2014年进入政策视野:2014年7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建筑业发展和**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应用,提高综合效益”。

随着2015年6月《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以及2016年8月《2016-2021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发布,逐步推广BIM技术的政策趋势日渐清晰。随着2016年12月《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以及2017年5月《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的制定,BIM的应用也有了明确的标准可依。

bim行业靠谱吗?

目前,广东、湖南、贵州、山东、吉林、江西、河南、浙江、山西、***、黑龙江、四川等省,以及深圳、北京、上海、成都、合肥、宁波、武汉、南京等市都已**BIM推广意见。部分地区还针对收费标准、交付标准做出了规范,全面护航BIM技术的应用。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在工程建设全流程中嵌入BIM技术,不仅是政策所趋,更是市场竞争、企业运营中画龙点睛的一笔。

bim行业靠谱吗?

1

BIM技术与工程投标

BIM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投标企业立体化模拟实际建设过程。通过在时间轴线上运用BIM三维可视化功能来展现各专业的安装顺序、施工方案以及最终效果,投标企业可以向评标委员会更好地展示技术方案、展现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项目中标率。

BIM技术的应用,还有助于投标企业精确计算工程量清单。通过在BIM模型中载入业主工程量清单,投标企业可以从宏观的动态角度把握工程量并避免漏项和错算,从而提高清单计价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报出更精准的报价。

bim行业靠谱吗?

政策层面上,部分地区的行政主管部门已开始重视并着手规范BIM在招投标工作中的应用。如2014年4月,深圳发布《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提升行动方案(2014-2018年)》,将“制定BIM工程设计项目招投标实施办法”列入五年工作目标。

市场层面上,不少地区的工程项目已在招标公告中对BIM技术予以了“厚爱”。如合肥市某项目招标文件便明确将20分加给了BIM施工方案演示。

bim行业靠谱吗?

2

BIM技术与工程设计

在CAD工程制图时代,二维设计的“错、漏、碰、撞”以及由此而来的“设计变更”现象颇难避免,由此可能引发的工期延误、造价上升与质量降低更是令工程人头疼。而BIM技术的应用较好地弥补了二维规划的不足,大大提高了设计质量(厦门地铁项目便是国内建筑界应用BIM技术提高设计质量的代表)。

设计精细化:通过将二维建筑平面智能升维成三维建筑模型,通过加入时间维度实现4D模拟演示,通过纳入成本因素达成5D成本实时动态管理,工程设计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技术、工期以及成本需求。

bim行业靠谱吗?

设计体系化:BIM协同平台突破了工程设计各自为战的局限,各专业设计师得以基于统一的建筑模型、在统一的协同平台上优化设计,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碰撞,更大程度上提高工程设计的整体质量。

bim行业靠谱吗?

以上海迪士尼***为例。早在设计阶段,迪士尼便采用了BIM技术,将所有的工程都纳入了BIM系统进行管理。通过参数化&**p;模块化设计构件、搭建建筑信息模型、模拟施工与人流,系统而灵活的BIM模型充分满足了设计需要,也为工期、预算以及质量的把握奠定了基础。

bim行业靠谱吗?

3

BIM技术与工程质量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建立以BIM应用为载体的项目管理信息化体系,还能够提升施工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在开工阶段,BIM模型既便于各工程及节点的技术交底,又利于质量控制点的统一以及质量隐患的事前预防;在施工阶段,通过将实际施工信息与BIM模型比较,并出具质量审核报告,质量监管的效率将被精确至实时程度;在竣工阶段,通过将施工信息、变更信息等汇入BIM模型,所形成的竣工模型也有助于竣工验收,更高效地将质量偏差控制在**责任期前。

bim行业靠谱吗?

数十年的国际实践已证明,BIM技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颇有成效。放眼国内,青岛国际啤酒城购物中心和王府井大酒店改造项目也都是国内建筑界应用BIM技术提高施工质量的典型。

正如住建部在2017年3月印发的《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中所要求的那样,通过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工程质量****信息化建设以及工程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也会顺势加强,工程质量安全将得到更为智能的监管。

bim行业靠谱吗?

BIM的应用,将带来工程投标的优化,以及工程设计和质量管理的升级。未来,随着BIM发展政策的不断推出,随着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掌握BIM技术的建筑企业才将有机会站上时代风口,引领行业潮流。

▎本文系工保网原创作品,作者龚保儿。部分内容综合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若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回复“转载”!

结合行业管理体制及当前BIM现状,可对BIM未来发展模式作出如下预测:

1.全方位应用

项目各参与方可能将会在各自的领域应用BIM技术进行相应的工作,包括**、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造价咨询单位及监理单位等;BIM技术可能将会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项目前期方案阶段、招投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及运维阶段;BIM技术可能将会应用到各种建设工程项目,包括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等。

2.市场细分

未来市场可能会根据不同的BIM技术需求及功能出现专业化的细分,BIM市场将会更加专业化和秩序化,用户可根据自身具体需求方便准确地选择相应市场模块进行应用。

3.个性化开发

基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具体需求,可能会逐渐出现针对具体问题的各种个性化且具有创新性的新BIM软件、BIM产品及BIM应用平台等。

4.多软件协调

未来BIM技术的应用过程将可能出现多软件协调,各软件之间能够轻松实现信息传递与互用,项目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将会多软件协调工作。

BIM技术在我国建设工程市场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BIM技术的应用将会呈现出普及化、多元化及个性化等特点,相关市场对BIM工程师的需求将更加广泛,BIM工程师的职业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首先,BIM不是一个行业,只是建筑行业的一个新的技术、新的工具,是建筑行业信息化推进的一个重要的推进器。

BIM已经是一个趋势,自从2014年开始,已经广为人知,目前大部分的省份已经**BIM实施标准,让行业内的设计院、施工单位、业主等有一个BIM实施的参考。

从个人薪酬待遇来看,BIM技术人员,特别是项目负责人,是特别吃香,普遍比传统职位高很多。

BIM应该说算不上一个行业,属于建筑信息化数字化的一个理念或者方法技术之一吧,万事万物出现总有其道理,这个技术靠谱不靠谱,那也是一门知识,学来无坏处。如果你是建筑行业的,我建议你去了解熟悉这个理念和技术应用,从国家**的相关政策、标准规范来看,目前BIM技术在建筑行业是靠谱的。个人认为,建筑业目前相对于工业来说,发展比之慢,而BIM的出现,刚好是推动建筑业向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一个动力,一门技术,在发展之初你去接触这门技术,这个理论概念,对以后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不像现在的互联网,等发展起来了,你再去了解,技术更新快,你一直都处于落后状态。

靠谱,只是我们粗放发展了多年,要和国际接轨,有一定的周期和阵痛,但BIM技术所展现出来的潜力是每个人都看得到的。

本次火神山、雷神山就是BIM+装配式的建设,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华中第一高楼武汉中心的建设都采用了BIM技术。

看看近两年,住建部、***,还有各地方****了多少政策吧。

住建部:印发《住房和城乡***工程质量****司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其中,关于BIM的两点政策最引人注目,一是要“试点推进BIM审图模式”,二是“推动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集成应用”。

国家发展**委:正式将BIM技术纳入产业结构调整目录。

湖南省:住建厅发布《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全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BIM审查工作的通知(试行)(征求意见稿)》,提出“2021年6月1日起,装配式房屋建筑实行BIM审查”、“2021年1月1日起,全省新建房屋建筑施工图全部实行BIM审查”。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2021年建筑业管理工作要点》,通知提到进一步推动BIM施工应用推进BIM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应用。

贵州省: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印发《贵阳市数博大道智慧楼宇改造建设标准指引(试行)》。通知指出,将开展智慧楼宇试点,积极探索出一批可推广、可**的试点项目,以点带面推进全市智慧城市发展。BIM技术成大数据发展战略的重要引擎。

上海市:社保局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度上海市工程系列建设交通类各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工作通知》,申报评审范围中包括BIM设计的本市在职工程技术人员,和绿色建筑、智能化建筑、装配式建筑等运营管理的本市在职工程技术人员

四川省住建厅和省人社厅联合印发了 《我省推动实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1年底,重点在建筑施工、市政公用等行业实施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共计划培训包括BIM技术人员在内的的技能人员34万人次,其中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人员2万人次,并落实职业培训补贴。

这仅仅是随手摘抄了几处政策,各地在BIM上的的扶持和政策通知层出不穷,加之现在装配式建筑发展迅猛,搭配BIM,将会是今后主流的建筑模式。

原创文章,作者:左岸枫,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iaoshou.cc/137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6月22日 23:22
下一篇 2021年6月22日 23:24

相关推荐